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传染病事件的能力和水平,减轻或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危害,保障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,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》《安徽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》《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 卫生部关于加强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意见的通知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,结合本校实际,特制定本应急预案。
一、组织领导
1.成立校内突发传染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:
组 长:分管校领导(校医院)
副组长单位:总务处
成员单位:学校办公室 宣传部 教师工作部 学生处保卫处
领导小组下设校内突发传染病防控办公室(简称“防控办”),防控办设在总务处(校医院0551-68129077)。
2.领导小组职责
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,建立健全防控责任和责任追究制,并按责任分解到各部门,实行一把手责任制。建立严格的信息上报机制,畅通信息传输渠道,完善快速应急信息系统。按照迅速、准确、直报及续报的原则,切实做到“早发现、早报告、早隔离、早治疗”。
3.各教学院部应由行政主要负责人挂帅,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,负责落实本学院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各项工作,并指派专人负责具体落实。
二、工作目标
1.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,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。
2.完善传染病的信息报告程序,做到早发现、早报告、早隔离、早治疗。
3.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,及时采取措施,把突发传染病造成的危害降到最底。
三、工作原则
1.预防为主、常备不懈
宣传、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,提高全校师生的防控知识和校园周围公共卫生水平,加强预防接种、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,做好因病缺课登记及追踪,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。
2.依法管理、统一领导
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,对传染病的预防、控制工作实行依法管理,对于违法行为,依法追究责任。成立学校传染病流行应急领导小组,由校长任组长,负责及时处理、上报、协调与落实学校传染病的防治工作。
3.加强领导、落实责任
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实行一把手总负责,逐级签订工作责任状。
4.快速反应、运转高效
建立预警、救治快速反应机制,增强应急处理能力。按照“四早”要求,快速反应,及时准确处置。
四、应急管理
(一)组织管理
1.领导小组负责学校突发传染病应急管控工作的全面指挥,出现甲类传染病病例、乙类传染病爆发,学校应以最快的通讯方法在2小时之内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,同时向上级行政管理部门报告。
2.总务处(校医院)具体负责学校卫生安全工作。
3.总务处负责传染病日常防治工作的管理及后勤保障。
4.各单位做好本单位师生传染病防治宣传及缺工(课)登记。
5.在传染病暴发、流行期间,对疫情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,确保信息畅通。
紧急救护电话及联系人:
(1)救护中心:120
(2)省疾病控制中心:0551-63674888
(3)总务处:总务处处长
(4)保卫处:保卫处处长
进入应急状态后,全面启动传染病流行应急预案,由学校主要领导亲自指挥。
(二)应急程序
1.一般突发事件
所在地区发生属于一般突发事件的疫情,启动第三级应急响应。
① 各单位启动报告和零报告制度。
②学校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,各部门落实各项防治措施。学校内如尚无疫情发生,听从上级行政部门及卫生部门的管理。
③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,教室、食堂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,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;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,对厕所、食堂应加强消毒,并加强除“四害”工作。
④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。
2、重大突发事件
所在地区发生属于重大突发事件的疫情,启动第二级应急响应。除对接触者实施控制外,全校保持正常的学习、工作和生活秩序。在第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,增加以下措施:
①教师工作部、学生处负责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,提高师生自我保护认识和防护能力。
②各单位做好全体师生每日定时测量体温,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。
③对重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,学校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隔窗、医学观察和消毒等工作。
④加大进出校门的管理力度,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。
3、特大突发事件
所在地区发生属于特大突发事件的疫情,启动第一级应急响应。在二、三级疫情防控制施的基础上,增加以下措施:
①各单位做好本单位全体师生缺工(课)原因,及时上报。
②学校避免人群的聚集和流动。
③学校负责对教室、活动室、食堂、图书堂、厕所等场地使用期间每日进行消毒,通风换气。
4.校内疫情
一旦发生传染病流行,应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,启动传染病流行应急预案:
①各单位要立即把事件上报学校的传染病流行应急总指挥。
②总指挥及值班领导要立即赶到现场,统一指挥,并在第一时间报告上级行政主管部门、卫生主管部门等;并做好疫情的续报工作,在传染病流行事件得到控制后,要将该事件的详细情况和处理结果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。
③值班老师负责在传染病流行时,加强对发热症状的学生及时处理并立即将发病学生送往医院,协助医疗部门治疗,联系学生父母,安抚他们的情绪,取得父母的合作。
④安排卫生消毒相关事宜及后勤保障。
⑤教师工作部、学生处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,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,维护校园稳定。
⑥学校领导和教师(非密切接触者)要坚守岗位,加强与学生及其父母的联系。
⑦突发传染病流行得到控制后,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教学秩序。
⑧对传染病流行反映出来的问题,要进行整改,防止事件再发生。